“用志愿服务兑换的理发店代金券太实用了,不仅能享受优惠,还觉得自己的付出特别有价值!” 近日,城关镇辖区志愿者王阿姨拿着积分兑换的福利,脸上满是笑容。这一暖心场景,正是城关镇“微光行动”深入推进的生动写照。
近年来,城关镇以“微光行动”为核心,通过“一制四微”工作法激活基层治理活力,提升城市“主人翁”意识,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储存微积分,搭建志愿服务“新平台”
为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,建立“时间银行+志愿服务”工作机制,整合辖区内各社区(村)的个体商户、社会组织、非公企业等资源,组建商居联盟并指导各社区(村)签订睦邻伙伴协议书。依托联盟资源优势,统一规划、分步推进“微光行动”积分兑换项目升级,从最初的积分兑换日用品,逐步拓展到理疗店体验卡、研学体验名额、居家服务等多元化选择,实现兑换资源互通共享,让每一位“微光志愿者”的付出都能得到“看得见、用得上”的回报。
培育微团队,锻造为民服务“先锋队”
聚合党建联建成员单位党员、镇联系社区(村)领导干部、社区(村)干部、社会组织负责人、“五老”人员等核心力量,运用“时间银行+志愿服务”工作机制,发布志愿者招募令,招募微光志愿者208人。根据志愿者兴趣爱好和技能特长,培育特色“微团队”9支,截至目前已开展精准服务120余场次。依托“周五说事日”“圆桌会”“小板凳会”等接地气的议事平台,组织“微团队”走进小区、深入楼院开展理论宣讲、民情收集、志愿服务等“微光行动”,让党的理论政策“不出社区(村)”就能传到居民耳边,群众需求“不出社区(村)”就能及时收集,身边小事“不出社区(村)”就能妥善解决,让“微团队”成为“微光行动”的“先锋队”,让志愿服务精准触达镇域每一个角落。
做精微服务,打造民生保障“暖心网”
“孩子放学没人管,‘共享奶奶’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!” 提及城关镇“微光行动”的志愿服务项目,辖区居民李女士赞不绝口。为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,结合主题党日、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,常态化开展“文明实践进万家”“共享奶奶”“天使爸爸”“的的·爱心护航”等“微光行动”特色志愿服务活动,用心用情开展爱心托管、暖心照护、温情陪伴活动,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、更暖人心。在传统节庆日,组织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,打造覆盖全龄段、全时段的“微光行动”精细化服务矩阵,让广大居民随时能感受温暖与关怀。
帮办微实事,架起干群连心“连心桥”
“多亏‘微光志愿者’帮我修好了洗衣机,还教我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,现在跟远方的亲人联系方便多了!”辖区高龄老人张爷爷的话语里满是感激。聚焦“一老一少一残一困”,以“月末周五”大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,组织开展智慧助老、代购代办、爱心义诊义拍、关爱帮扶、精神慰藉等微小服务。同时,组织微光志愿者深入社区、小区、楼院开展遍访居民活动,围绕居民反映的下水堵塞、停车难、飞线整治等“小事、难事”,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群策群力共同解决,让镇域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归属感在一件件实事中不断提升。
推进微治理,构建基层和谐“新格局”
秉持“社区是我家,建设靠大家”的理念,充分发挥“和事佬”“细喃居”“骥千里工作室”等自治团队作用,组织居民参与小区环境整治、矛盾纠纷调解、安全隐患排查等自治活动,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治理、回归自治,着力打造覆盖全镇的居民幸福生活圈。在网格化管理中,将微光志愿者统一融入治理网格,统筹组织开展消防安全、普法、禁毒等宣传活动,并将移风易俗要求纳入网格化管理,联合物业、志愿者开展宣传教育,使勤俭节约、厚养薄葬等理念深入人心,共同营造安全稳定、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。
从志愿服务平台搭建到服务队伍培育,从民生需求满足到基层治理推进,城关镇“微光行动”以点点力量汇聚成强大合力,串联起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每一位居民心中。下一步,城关镇将继续深化“微光行动”,不断丰富行动内涵、拓展服务领域,让“微光”持续照亮镇域每一个角落,推动居民幸福生活再上新台阶。